IP

GRUB設密碼

[via]


GRUB (GRand Unified Bootloader) 是linux 系統中常用的系統啟動軟體,開機選單就是靠他啦!所以只要幫GRUB設上密碼,別人就連系統都進不去了...嘿嘿!

步驟很簡單,輕鬆解決!把參考文章翻譯如下:

① 打開終端機,輸入「grub」然後按 Enter,要等他跑一下,然後視窗內容就會變成「grub>」。

② 輸入「md5crypt」,然後輸入你要的密碼 (password),然後他會跳出下面一串隨機碼,把他記下來或是複製下來,一定要做因為他每次都不一樣...做完之後離開終端機。

[via]

③ 再來要編輯「/boot/grub/menu.lst」這個檔案,最好是先備份一份做準備。

④ 在「BEGIN AUTOMAGIC KERNEL LIST」這行之前,加上password –md5 <第③步驟複製的字串>

[via]

⑤ 這步驟最重要啦!就是要開始設定你要在哪個作業系統上利用密碼鎖定它。比如我想要把我的Windows系統用密碼保護,那就找到Windows然後照下圖的位置加上一行「lock」,這樣就行啦!夠簡單吧!以此類推...

[via]


⑥ Linux的核心kernel會升級,那如果想要以後的每個版本都自動鎖定的話,那就把「lockalternative=false」改成「lockalternative=true」就ok囉!

⑦ 開機的時候,要先按「p」輸入密碼之後,才可以開啟鎖定的系統。

How To Password Protect GRUB Entries (Linux)


開機自動掛載磁區



在Windows開機就會自動幫你把ntfs或是fat32格式的磁區掛載上去,所以也不會有這個「掛載」的問題;不過Linux磁碟格式不是ntfs也不是fat32,所以這兩種Windows的磁碟格式就有點麻煩啦!要自己手動設定讓他開機就掛載,這樣就不用每次想要用的時候還要再手動掛載。


首先,先看你要掛載哪些磁區,然後要知道這些磁區在什麼位置。例如我要掛載三個磁區,分別是Windows、Data和Data2,而各自的位置可以從 系統管理系統監控 然後切換到 檔案系統 的分頁得知,如下圖:



第二步要在想要掛載的地方先建立資料夾。例如我是掛載在 /media 下面,所以以root身份進到 /meida 然後建立想要掛載的磁區資料夾,我就把他們分別設為Windows、Data和Data2,比較方便。



最後一個步驟就是用root身份修改 /etc/fstab 這個檔案,在終端機輸入:

gedit /etc/fstab

如果是ntfs格式的磁區,就在最後輸入下面這行:

/dev/sdb1 /media/Windows ntfs-3g silent,umask=0,locale=zh_TW.utf8

其中
/dev/sdb1 = 要掛載的磁區
/media/Windows = 要掛載的目標資料夾

如果是fat32格式的磁區,就要輸入下面這行:

/dev/sdb1 /media/Windows vfat iocharset=utf8,umask=000 0 0

然後重開機就可以發現磁區都自動掛載啦!

[ubuntu] 自動掛載磁區


清明節&寒食節

[via]

今天是清明節,昨天大家在討論到底清明節的由來是什麼呢?有人說清明節跟「潤餅」有關係,很像是要紀念「一個孝順的人」在山上被燒死,所以就不開火,大家只能吃潤餅,所以又叫作「寒食節」,有的人說這樣有的人那樣,眾說紛紜,到底「一個孝順的人」是誰呢?還有清明節跟「寒食節」到底是不是同一個節日呢?上網找資料整理一下,充實一下基本常識阿!

清明,夏曆二十四節氣之一。《曆書》:「春分後十五日,斗指丁,為清明,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,蓋時當氣清景明,萬物皆顯,因此得名。」清明節的起源,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「墓祭」之禮,後來民間亦相倣傚,於此日祭祖掃墓,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。一般為冬至之後106天,寒食節的後一天。

原來清明節是春分後十五日,重點來啦!到底「春分」是蝦米時候勒?陽曆3月20日或3月21日。所以推算起來,清明節就是陽曆4月4日或4月5日囉!

還有提到就是冬至跟「寒食節」,到底「寒食節」是蝦米呢?孤陋寡聞的我從來沒聽過...查了之後果然跟潤餅有關係阿!

寒食節是冬至後第105日,即中國清明節之前的一天。

寒食節是為了紀念介之推。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避開內亂,歷盡艱辛。一次,他挨餓難熬,百般無奈時,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給他吃。後來重耳當了國王(晉文公,春秋五霸之一),去找和母親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。遍尋不到,便下令放火燒山,想以此逼出介之推,但最後發現介之推與其母被燒死。重耳十分後悔,便規定每年此時不得生火,一切吃冷食,稱為寒食節。

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,直到後來改為清明節。但韓國方面,仍然保留在寒食節進行春祭的傳統。雖然我們不知道寒食節在甚麼時候被清明節取代,但從唐代多首與寒食節有關的詩來看,至少在唐朝時,中原人仍然有紀念寒食節的習慣。

以前真的是分兩個節慶,至少到唐代還是這樣,不過後來就大家把他們兩個合併啦!現在清明節也有人稱作為寒食節,然後在這天不能開火要吃潤餅,是因為要紀念孝順的「介之推」。呼!真相大白!不過連續兩天兩個節日,仔細想一想,中國節慶還真是多到不行,每天都可以想出理由慶祝一下XD

維基百科:清明節
維基百科:寒食節
二十四節慶


解決FileZilla無法顯示中文


好用的FTP軟體FileZilla在Windows沒什麼問題,不過一到Ubuntu就發現怎麼「中文」的磁碟機就消失勒!所以常常就會發現怎麼站上什麼也沒有的窘境。上網Google了一下,原來很簡單就可以解決啦!

首先先到「站台管理員」的站台設定最右邊的「字碼集」,找到「使用自訂字碼集」,在編碼的地方填上「Big5」,然後關掉再打開程式就可以啦!如下圖所示:
[via]

輕輕鬆鬆,就可以順利用FTP啦!因為Windows預設用Big5編碼,而Ubuntu內建預設則是UTF-8,所以兩個當然不合啦!把他強制設定成Big5這樣就萬事ok了!

視窗版本的FTP client軟體


後溪穴 - 長時間坐姿的救星

後溪穴

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或是用電腦,對身體而言總不會是件好事,雖然說標榜著每半小時到一小時就要起來休息放鬆一下,但是常常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阿!就算電腦裝了可以幫助你「離開」電腦的軟體,當休息提示出現的時候,還是會毫不猶豫的給他按「取消休息」...

就像上面圖所標的位置,很輕易就可以找到這個神奇的穴道啦!而這個穴是奇經八脈的交會穴,功用是:通督脈,能瀉心火、壯陽氣,調頸椎,利眼目,正脊柱。

「功能頗多」,CP值頗高的一個穴道,哈哈!而且按摩他也不是一件難事,很簡單,只要你把兩隻手的「掌緣」在「桌緣」來回滾動就可以啦!很簡單吧!或者是可以用手直接去按壓他,有種酸酸的感覺那就對了!

對於長時間坐在電腦桌前的人(我非常需要!),有事沒事就給他按摩個兩三下,每次刺激約3到5分鍾,每個小時刺激一次就夠了。 重點是要「持之以恆」,這樣效果就會更讚啦!

但是最根本的還是要按時休息阿,這樣眼睛才不會瞎掉...

頸椎,腰椎,眼睛出問題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