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八月一日有日食,也就是明天,不過時間很短又接近傍晚太陽下山的時候,所以看到的機率不高而且不清楚。再來如果要在台灣看到日全食,必須等到二○七○年;不過明年七月在中國長江流域還有一次日全食,時間持續六分鐘,是本世紀時間最長的日食,台灣大概可以看到八成。
再來就是八月十七日的月偏食,預計凌晨三時卅六分開始初虧,全程三小時又九分鐘,缺角最大的時候有近八成五的月面會被遮住。
有興趣的人可以準備好相機及遮光用具阿!
新聞:請看這
- 電腦資訊、時事新聞、哩哩扣扣有趣資訊 -
新聞:請看這
曼席斯6年前即曾語出驚人的表示,古代中國航海家抵達美洲新大陸的時間比哥倫布早70年。他指出,中國的航海家曾於15世紀初繪製世界地圖,先後抵達澳紐、美洲新大陸,時間早於歐洲探險家。他說:「所謂歐洲人發現全世界的說法完全是胡扯。」
所謂的經濟艙症候群(economic loss syndrome)是指因下肢的深層靜脈血栓症引起的下肢腫脹或壓陷下腫、肺部栓塞、因荷門氏現象而引發的肌肉酸痛等造成血管問題。
在高度約一萬公尺的上空,飛機內濕度僅有百分之零至百分之十,所以搭機十個小時的話,人體內的水分約蒸發掉一公升,容易變成脫水症,也容易引發經濟艙症候群。
遊客在長程旅途中,若空間有限其實可利用在座位上做些簡單的步驟,八個步驟包括「捏捏鼻子吞口水」、「搖搖脖子聳聳肩」、「擴擴前胸深呼吸」、「緩緩向前手碰地」、「甩甩雙手拉拉筋」、「扭扭側腰舒緩背」、「抬抬膝蓋動大腿」、「轉轉腳踝墊腳尖」等,簡單的步驟就可以讓遊客舒緩高空的壓力、促進血液循環。
延伸閱讀:經濟艙症候群
Diseño original por Jide | Adaptación a Blogger por Blog and Web